近日,一段“女孩怒斥医院号贩子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,视频中女孩指责医院号贩子“猖獗”,300元的专家号到号贩子手里就卖到了4500元,并质疑医院保安对号贩子不管不顾,导致自己和其他普通病人排不上号。视频中,女孩指责“号贩子”、“保安不作为”的问题随即引发网友的热议和关注。[详细]
医疗资源供需失衡需要改革,但不是靠“号贩子经济学”的逻辑
从供给侧而言,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开办更多优质的私立医院,让有钱人按价高者得的方式享受到优质资源,同时增加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,让低收入患者按照辛苦者得的方式,相对公平地分配较低价格的优质服务。[详细]
从需求侧而言,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,提升需求的针对性与有效性,让社区医院分流部分需求,避免病人一窝蜂涌向大医院。专项整治与医疗改革双管齐下,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号贩子的生存土壤。[详细]
号贩子猖獗的背后还是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
号贩子的出现,只是因为挂号成为了一种相对紧缺的资源。这个时候,其实不论有没有和医院勾结,号贩子都会出现在那里。号贩子的猖獗,病根仍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,以及专家资源的高度稀缺。[详细]
而且,在“有病去协和”观念下,哪个三甲医院不是人满为患?一份协和医院统计的数据显示:每天门诊量的近一半,是理论上可以在县级医院、社区医院解决的小病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的不平衡。[详细]
“医改”已经进行了不下于20年了,“新医改”也不下10年了,然而为何总是改不到位呢?如果患者的委屈与痛哭,只是换来了常见的一阵风式的大检查,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根本,那么号贩子就有如烧不尽的野草,春风吹又生。